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标题    科研园地    研究论文    回归生活,拥抱本真

回归生活,拥抱本真

回归生活,拥抱本真

——浅谈幼儿园生活课程的开展

【摘要】行知先生“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数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这是幼儿园数育课程改革的我们在实施主题教育动过程中也更深刻的领悟到追随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的。

【关键词】生活课程 幼儿需求 教育

一、开展生活课程,寓教育于生活中去

行知先生“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数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这是幼儿园数育课程改革的我们在实施主题教育动过程中也更深刻的领悟到追随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的。

(一)生活是教育的根基

如果用手掌比作生活,那么孩子的五指必须要长在其自己的手掌上,而非家长等成人的手掌上。也即是说,幼儿教育必须要基于幼儿的生活,而非成人的世界。是建立幼儿与其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其创设一个可以获取有益经验的情境,以使幼儿亲自去感受、去体验自己的生活。幼儿的生活世界是具体的、是直观的、是形象的,在幼儿的生活世界中,幼儿自己是主人,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占有主体地位,而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帮助者,价值和作用体现在引导和帮助幼儿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世界当中。只有重视生活课程,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时代。

(二)幼儿教育课程源之于生活

路边的小水坑、草地上的蟋蟀、窗外的雨滴、雨后天空灿烂的彩虹、街上来往匆忙的行人无一不是孩子们好奇的焦点,兴奋的来源。这里,有孩子们数不清的奇思妙想,脱下鞋袜,光脚跳进泥,体验下发肤触水触泥的感觉:穿上雨衣衣,聆听雨的声音,体验雨打在身上所带来的奇妙感受......

教育的价值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应该是从幼儿实际生活中选择的课程而不是我们从某些概念中设计和选择的。

当年的陶先生曾把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跟头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例如小组号的认识,玩具对应标记的摆放饮料的冲泡、门上的猫眼、豆浆的制作商场的自动门这些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可以说能够信手括来。

行知先生说过:“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的可以接触的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及时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

例如,我园设立的专用室交通体验馆就是直接从孩子的生活中选择到的,随着交通事业的日新月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开进了普通百姓家我们以汽车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功从各种交通工具到马路边的标志交通安全知识从古代的交通工具到未来的交通工具从加油站到停车场我们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请来了文通警察现场指挥观看了消防战士实战演练的节目请当司机的爸爸讲解汽车的各种知识参观了洗车房和地下停车场。我们立足于动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幼儿的好奇与向往得到宣泄在活动中注重丰富儿的经验拓展幼儿的视野

二、通过生活,渗透教育

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纲要》中也有多处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更应通过幼的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强调幼儿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幼儿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幼儿的生活是学的出发点和起点也是教学过程中始终而要凭借的“中介”和手段。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才能学习生活但我们受固有的教育理念与经验的定势影响一些新的理念在思想上很认同但实践中的做法却与新的理念相违背。在幼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的契机,比如按标记对应整理玩具系鞋带都可以成为自然而然的教育机会,但是我们却习惯把它变成课的形式比如音乐欣赏活动《摇篮曲》完全可以在幼儿午睡时加以引导、教育。

开展生活课程的组织策略

(一)关注幼儿生活,让教材贴近生活

先生也:“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只要与幼儿生活有关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内容都可以及时地纳入到课程中去。比如:车胎是圆的屋顶是斜的玩具形状、颜色、大小不同餐具大小、多少分类。又比如,上下楼梯时数一数阶梯进餐时将碗和勺一一对应整理玩具时可按形状、颜色分类散步时可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户外活动时可说说自己所在的位置等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生活情景中获得了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只要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经常观察孩子洞察他们的直接经验与需要抓住时机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材料然后经过适当的加工以纳入课程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而广泛的。

(二)关注幼儿需要,让课程回归生活。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儿童的生活中世界是“泛灵的”、情感性的。一切东西都与人一样有眼、有嘴、会说话。因此,幼儿会跟他的布娃娃诉说会因为他的小猫病了而哭泣。在幼儿的生活中首先需要的是同情和关爱、合作和谦让他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我们必须会观察孩子的需要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合理调整活动作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我们应该配合他们的活动进行怡当的调整变化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我们更应该创编适合他们的新活动去引导子的新发展。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激活幼儿原有的兴趣,挖掘他们的主题素材绝不是以教帅为中心预设主题去“套”孩子。我们的做法是

1.教师积极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敏锐的观察捕捉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因素并将之梳理提升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当教师的预成课程不能引起幼儿探索欲望时应及时调整课程內容以追随孩子的需求并将孩子的关注变成教师的关注生成新的主题

2.能及时将幼儿经验中最重要的因素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加以整合提升形成新的主题网络。比如:在进行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间经常围着关于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滔滔不绝说过不停,我们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兴趣点,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于是就和孩子们一起通过收集旅游照片、调查、讲述、绘画,最后加以生成延生出“祖国多美丽”这一小主题。

(三)注重随机渗透,让课堂走近生活

《纲要》中多处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应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教育。

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幼儿生活中的人和事原本就充满了活力有许多教育内容都无须端庄静坐地上课而是在生活环节中自然而随机地渗透就可以收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因此我们坚持这样去思考问题去设计幼儿的活动把幼儿从课的捆绑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

比如在选择“超市”作为教育内容时常常带幼儿到超市去参观,以前参观回来以后,教师们的做法是与幼儿进行传统的问答式交流:“你在超市看到了什么?超市都有些什么样的人?”原来参观时兴致勃勃的幼儿这时却显得那么的兴趣缺缺。其实幼儿并不是对超市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他们只对能够引起他们兴奋的内容感兴趣只对他们熟悉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参与式的、活动式的交流和表达。因此现在我们的老师在参观后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去和同伴分享而不是回到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再比如,如开展“认识图形”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周围存在的各种颜色、图形及图形组合,通过让幼儿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砖头”辅路用各种颜色、形状的亮光纸装饰墙壁给小动物喂饼干等游戏化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巩固对图。

(四)尝试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师在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教学结果,而应当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在教学过程上面。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最终的学习结果并不重要,幼儿园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的人格品德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之时应当要更关注幼儿在生活中快乐与否、生活得有没有意义、在生活中体会到了什么感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幼儿自身在学习中也更加关注这些方面,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体会生活、关注生活的意识。

三、开展生活课程的问题与反思

感受体验生活是生活课程的基础,但现在的孩子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春天时,我们想让孩子去寻野菜这种场所根难找到。秋天时我们想让孩子去看棉桃、稻谷,这对城市孩于来说是一种奢望,生活环境的单一,生活范围的狭窄使幼儿的生活体验过于单调影响生活课程的开展。这与找们的家长工作还不够到位社区联系少有关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

陶行知的教学理论我们已深入学习但如何正确运用这伟大的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这需要运一步研讨我们对“生活教弃”框架及目标体系较明确但有些研究内容的具体措施还没有到位,要想真正有效的开展生活课程,我们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深入地去硏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分析他们这些行为产生的内在诱因幼儿的生成活动无时不有无所不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支持、提升生活课程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总之在解析生活课程、研读孩子的历程中我们时时为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同生同长的过程中,我们和生活课程的亲密接触使我们的教学实践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1991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