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标题    科研园地    学期汇报    中一班微课程:日食记

中一班微课程:日食记

日食记

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中一班

中一班

【课题起源】

早上来园后祺祺、涵涵几个小朋友一进到区角便兴奋的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有我小时候的照片呢!”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刚新增的语言区活动“我长大了”。为了让他们感受长大的奇妙,我们向家长收集了孩子们从出生到现在的阶段性照片。看到刚刚出生的自己,一群孩子有着害羞,也有惊喜,成长总是在不经意间,还是孩子的他们,心里已经有了想要长大的萌芽。

晨谈时关于小时候的话题一打开,整个教室像炸了锅般沸腾了起来。

“我小的时候天天喝奶。”

“我小时候就喜欢吃吃吃。”

“我还尿床呢!”

“我带尿不湿呢!”一群人哈哈大笑

看来,小时候的我们充斥着满满味道啊!既然如此,那就探寻下儿时的味道吧!

思考:主题一“我是中班小朋友”的开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来自成长的力量,从小班升入中班,从幼儿园弟弟妹妹到哥哥姐姐的角色转变,更让他们从内心自发出“我长大了”的惊喜,而我们围绕食物与成长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萌芽。

【小时候的味道】

当然,此味道可非彼味道哦,打开妈妈们发来的照片,扑面而来满满食物的香味,一群人滔滔不绝起来。

“这是我小时候在吃大饼!”

“我在吃面条!”

“我也是!”

“我在吃生日蛋糕呢!”

虽然孩子们对于吃很熟悉,但是对于“辅食”这个词,大多还是陌生的。当我们拿出米粉,大家恍然大悟。

“这个我吃过!”

“我也吃过!”

“那你们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甜甜的。”

“没有味道的。”

放点温水,搅拌均匀,每组选个试吃代表,小勺舀点,放进嘴巴里。

”一点都不好吃!”

“好难吃!”

“不甜也不苦!”

儿时的我们,由于太小只能吃些米粥、面条、各种糊糊,看来小时候的味道也不全是美味啊!

关上回忆,拉回现实,有着大白牙、味蕾发达的现在的我们,对于食物的选择可多啦!此刻,你最想吃的是什么呢?红烧肉?大鸡腿?油焖虾?去菜场逛一逛就知道了!

思考:食物可以给予幼儿丰富的感官体验,在观看儿时进餐照片和尝试儿时辅食的双向实践中,幼儿充分感受到食物潜藏的丰富韵味,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于食物的不同感知,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菜场里的秘密】

 听到说要去逛菜场,大家的兴奋劲又起来了。

“哇,我最喜欢去逛菜场了!”

“我也是!每次去我都会买薯片吃。”

“菜场没有薯片买的!”

“有的,我就买过!”

“那是超市,不是菜场!”

“对的,菜场里只有菜的!”

周末时爸爸妈妈们纷纷发来了”前方”照片,有的抱着大南瓜,有的拿着一把大芹菜,有的拿着西兰花.....周一大家纷纷带来了“菜场大发现”。

所有食物的秘密都藏在菜场里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菜场主要分为蔬果区、肉类区、生鲜区、粮油区、熟食区等几个区域,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各类食物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和烹饪,一道道美食就呈现在餐桌上啦!开吃!

等等,老师,我又有问题了:“菜场里的菜又是从哪里来的啊?”

“当然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对呀!这都不知道!”我还没回答另外一个小朋友已经帮我作答了。

“那你们种过蔬菜吗?”

“我没有种过。”

“我只在我们的自然角种过。”

“我在老家见过菜地。”

“要不我们也来种一种吧!”

种什么呢?十个孩子十个答案。

思考:中班幼儿对于自然事物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究感知能力和直接的生活经验,通过逛菜场、设计菜场平面图等活动,不仅巩固了幼儿对于周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和认知,也加深了他们对于食物的感性认识。

【种植的奇妙】

下午点心时间,孩子们正在吃包子,我随口一问:“你们知道包子是用什么做的吗?”

“大米!”

“对的,就是米饭!”

“不是,是面粉!”

国庆假期有孩子回了老家,带了一些小麦种子,那就试试看吧!

“老师,怎么还没发芽?!”

“已经好多天了啊!”

“它会不会死了?”

就在我们快要放弃时,某天早上一来园,便发现小麦终于冒出了点绿绿的小芽,没过几天便绿绿葱葱的了,大家一片惊喜,摸着小麦的叶子,一个个兴奋不已。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一段时间,盘子里的部分小麦已经开始有些枯萎了。

“浇点水吧!”

“水已经够多的了!”

“我在老家看过,它们得种到田里。”
“田里有什么呢?”我提醒道。

“啊,我知道了,有泥土!”

说干就干,找来几个牛奶盒,装满土,几个人小心翼翼的把小麦苗移植到泥土里。希望它能健康长大吧!大家带着期许祝愿。

不过班级的自然角可不止小麦,青菜、大蒜、小葱....孩子们把自己的插牌插在自己种的植物上,每天悉心照顾,一个个满满期待。

思考:我们将种植活动纳入到了日常的一日生活中,在种植过程中,幼儿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如“小麦的叶子怎么黄了?”“青菜的叶子为什么有很多小洞?”利用集体活动引导幼儿讨论解决,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粒种子从发芽到长成,是需要我们细心照顾,付出诸多努力的,在无形中增强幼儿对于食物的感恩之心。

【拔萝卜体验记】

当然,我们小菜园里的蔬菜也没有停止生长,经过雨水的滋润、霜冻的洗礼,“浓霜大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白居易的这首白菜诗不仅仅适用于大白菜,对于萝卜来说也运用得恰到好处。

这天散步路过时,乐乐惊奇的发现,菜园里的萝卜由于前两天雨水的冲洗,已经露出了半截身体。于是,我们便开始了一次挖萝卜活动。拿好工具,一个个整装待发准备大干一场,原本以为很好挖的萝卜竟然比想象中要难挖的许多,到最后,还真的成就了一次“拔萝卜”的新鲜体验。一群孩子用力拽住叶子,老师在下面用铲子挖泥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萝卜竟然纹丝不动。别看这小小的萝卜,竟然藏着大大的能量。于是,我们又拿来大铁锹,从根部深挖。总算,挖出来了。抱着一堆萝卜回到了教室,大家收获满满。

看着洗干净的白嫩萝卜,一群娃娃又叽叽喳喳起来了。

“可以炒菜吃!”

“幼儿园是不能炒菜的。”

“可以做手工。”

“也可以放到生活区来削皮。”

大家的创意满满,也开始实际行动起来,孩子们把一部分放到生活区,用来练习削皮,一部分放进了角色游戏里的“蔬果店”,用来进行买卖游戏,还有一部分萝卜放进了美工区,用作手工材料。当下适逢“秋季”主题,下周的美术活动是“蔬菜印画”,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思考:我们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认识蔬菜,在区域活动中、角色游戏中、集体教学活动中,都有食物的影子,给予幼儿充分的体验,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求和情感的启发。

【蔬菜大变身】

这天一早,孩子们来园便带来了各种蔬菜:大白菜、藕、土豆......

“老师,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啊?”一个请假好久的孩子不明所以。

“蔬菜印画啊!你昨天没来不知道。”另一个孩子回答。

“老师,我带的藕是昨天和奶奶去超市买的。”

“我的也是昨天去买的!”

一群人围着蔬菜叽叽喳喳的说着。

说好要求后大家纷纷跃跃欲试,有的画花瓶,有的画瓢虫,有的画花朵.....撩起袖子,一个个俨然艺术家的风范。中午时分,我们把晾晒好的作品继续涂色、补充完整,看着自己手中的画,一个个小嘴巴又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我画的是果树,树上都是苹果。”“我的是小瓢虫,它会飞的!”  

 思考:从生活中易见的蔬菜出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蔬菜的里里外外、形形色色,让幼儿运用蔬菜进行趣味联想,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有关蔬菜的知识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对蔬菜的喜爱之情,改善了挑食的现象。

【我的一周菜单】

从追溯食物源头开始,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我们的餐桌上,每日三餐的变化记载着孩子营养的不同需求。“我的一周菜单”便由此应运而生,带着小任务,为期一周的菜单记录开始了。一周之后,孩子们陆续带来了记录表。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早餐多以包子、汤面、牛奶为主,午餐里的米饭、蔬菜、肉类比较均匀,晚餐依旧以蔬菜、鱼肉为主。即使孩童的我们还不能明白中国文化深厚的饮食底蕴,但是餐桌上如此种类繁多的菜肴,已经在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思考: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启发着幼儿在感受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进一步的经验积累。每日三餐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触摸、可以看见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统计等方法,幼儿对于食物探究的乐趣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延续。

【保健室之行】

为什么一日三餐如此重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了保健室。

一进室内孩子们又叽里呱啦起来。

“我来过这里!”

“我也来过,上次摔倒医生阿姨给我消过毒。”

“前两天阿姨带我来量过身高体重。”

“我也是!”

医生阿姨先是为我们展示了保健室的各类器械,视力表,体重计,身高仪,这些都是为了监测我们小朋友每学期是否健康成长的标准。

接着,医生阿姨又为我们打开了电脑里的“臻鼎资料”,尽管里面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孩子们一个也不认识,但一个个还是听得很认真。

原来每日菜单里蕴藏的学问可大了,通过医生阿姨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我们每日所需的营养元素摄入量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下大家都明白了为何每天进餐老师都要我们吃完碗里的饭菜,为何每学期期初和期末我们都要测量身高和体重,只有营养充足了,我们才能健康长大。

思考:从刚出生只有几斤重的小娃娃,到现在能走会跑、你追我赶的幼儿园小朋友,食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治愈,更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最大能量。而围绕食物的这一系列活动进行到这里,才发现,我们的主题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长大”,日复一日,年复一日,我们小朋友们也是这样在四季循环的时间长河里慢慢遨游长大的。

【我们的启发】

在延续上一学年“爱上吃饭”这一微主题的基础上,这一次,我们顺着主题课程从幼儿的小时候入手,引导幼儿感受食物在我们成长路上潜藏的巨大能量。

考虑到幼儿刚处于中班上学期,经验和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偏重于启发幼儿在食物伴随我们成长这一方面,引导幼儿感知食物与自然的关系、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

从秋意渐浓的九月,直至现在的寒冬腊月,整个课题活动的开展都是在一日生活的日常间隙里自然发生而顺应开展的。在早上的区域活动中,在上午的角色游戏中,在午后的散步活动中,在户外的自然活动中,都有幼儿探索食物与长大的影子。教师更多的给予幼儿观察的材料、探究的时间、交流的自由、实践的机会,为幼儿在活动中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方法支撑。

回顾整个活动,也有诸多不足,对于蔬菜小麦的种植,我们并没有进一步的延续,因为天气以及种植经验的缺乏,并没有进一步对于自然和食物关系的深层次的挖掘。而幼儿对于食物的探究,相比较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渊源,我们也还只是停留在皮毛,在下一阶段,我们会和幼儿共同关注食物种类的多样性,期待我们接下来的故事吧!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