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标题    科研园地    学期汇报    11.中三班:麦子的故事-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11.中三班:麦子的故事-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中三班课程故事:麦子的故事

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中三班

一、课程起源

新《纲要》指出:让孩子“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但我们发现: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倾向逐渐加剧,人们的生活逐渐远离了自然。有的幼儿虽长在农村附近也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而远离自然的趋势并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在班级群里与家长共同商议这个季节种什么好,同时结合本班幼儿挑食的毛病,孩子们虽然吃着白米饭却并不知道粮食是从哪儿来的,自然也不懂得劳动的艰辛及节俭,上学期开展了有关大米的微课程,那这一学期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带领幼儿体验种麦子。于是,我们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小麦的世界。

二、种麦

    小麦怎么种出来的呢?我带来一些麦粒种子,请小朋友讨论一下这么种?小朋友们“脑洞大开”,有的说可以用剪刀,有的说可以用铲子,还有的说直接用手。老师让小朋友们带觉得合适的工具,现场试一试。小朋友们先用铁锹松土,然后把小麦种子撒到土壤中,接着把土壤翻翻,把种子埋进去,又浇水。由于冬天气温特别寒冷,我们找了一张透明的薄膜盖上,给它保温,让他在温暖的环境下发芽长大。

寒假结束开学,小朋友们就问“老师,我们种的小麦长出来了吗”“种出来了,我们等下就去看看小麦长多高吧!”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参与种植,因此兴趣格外浓烈,每天都会想着给粮食种子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及时地为种子施肥捉虫,照顾粮食的生长。小麦在孩子们的静心照料下一天天成长着、变化着...... 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参与种植,因此兴趣格外浓烈,每天都会想着给小麦种子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及时地为种子施肥捉虫,照顾粮食的生长

但是由于土壤的原因,我们的小麦不久就夭折了,那我们就让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找麦田,认识小麦,同时也是春季的一种体验。 

三、丰收

    时间一天天变化,天气越来越热,转眼小麦变黄了,有家长把带孩子去看麦田的照片发到群里,其他家长也带着小朋友去看麦田,金黄色的都拍照留念。让小朋友拾麦穗,体验一下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也带一点麦穗到班级,让没有机会认识麦穗的小朋友来看看,讨论一下你见过的小麦他什么样的呢?

——宪为说:“小麦的全身都是黄黄的,它的叶子和果实都是黄色的!”

——晓桐说:“小麦的果实是椭圆形的,一粒一粒的,我还知道小麦的果实就是它的种子呢!”

——诗怡说:“我见过小时候的小麦,那个时候还是绿色的,长大了就变成黄色的了!”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小麦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麦桔,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时金黄色的。

四、麦秆贴画

亲子制作“麦秆贴画”: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精巧构思、细细描画,通过这个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亲子制作,串接的是浓浓的亲子情,温馨的爱传递。在幼儿园里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吸管、泡沫网、手揉纸、颜料等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麦杆贴画。

 

五、麦粒从哪里来?

孩子们去把田里拾麦穗,还把麦穗带到了教室,大家赶紧凑上去观察,有的忍不住用手摸一摸,有的凑上去闻一闻,还有的拿起麦穗在比一比高矮。那么小麦从哪里来呢?“老师,我知道是播出来的。”看着孩子们这么有兴致,不妨就来动手做一做吧。孩子们有的甩一甩,有的在用手剥一剥,剥了一会儿有孩子觉得速度太慢了,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问他们有什么办法快一点呢?鑫鑫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手搓麦穗,这样很快麦粒就掉下来了。于是将这个方法告诉了其他小朋友,孩子们纷纷学习了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将带来的麦穗都剥完了,手里捧着麦粒装进袋子里。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孩子们说要把它拿到太阳下晒晒,需要在光线好的地方,这样麦粒都能晒的到,可以选择哪里呢?萌萌觉得教室边上的大阳台上可以晒,我们每天路过那里太阳照得可暖和了,于是我们铺上报纸将麦粒铺在上面。

六、磨面粉

剥完了小麦,又有孩子们提出了疑问,小麦怎么变成面粉的?于是我们继续探索。

有小朋友提出,可不可用区域中的石臼来研磨面粉,那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吧!

晶晶说道:“老师老师,我看到小麦磨碎了,外壳脱落剩下,有白白的面粉出来。”

有小朋友提出了去年我们用石磨磨稻谷,是不是可以把石磨磨麦粒呢?于是我们继续探索。

我们请每个小朋友都体验了一下石磨磨小麦,磨了好一会儿,有小朋友说手很酸,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一点点面粉磨出来。可是磨出来的面粉很黄,又问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为为说:“老师,因为小麦粒是黄黄的,所以磨出来的面粉也是黄的。”

晶晶说:“老师,刚刚我用石臼弄的时候有小麦的外壳出来,这次石磨磨没有看到小麦的壳。”

    对呀,小麦的壳一起磨碎了,所以磨出来的面粉变黄啦!

老师带了白白的面粉,让我们来摸摸我们现在常常用到的面粉吧!

——凯文说:“面粉摸上去滑滑的,有点粘手呀!”

——晴晴说:“我喜欢面粉,闻上去香香的,面粉可以做好吃的面包。”

孩子们很开心体验了磨面粉这个过程。其实,把小麦变成面粉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经过很多个步骤的。要过筛(除去沙石、铁质、粗杆等)、风选(除去比小麦轻的杂物如:麦壳,尘埃等)、精选(除去不好的小麦等)、润麦(加水湿润小麦,以便于磨麦)、磨麦(多次)、分级筛选(多次)、配比,最后就变成了面粉啦,现在已经都是机器加工,可以更快更好的变成面粉哦!

七、不一样的体验:做亲子面食

1.家庭美食“面食”:生活中吃过哪些米做成的食物呢?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制作一些面食。我们先看了一段视频如何做黄瓜馒头:在面粉中加入水,加入黄黄的南瓜,揉啊揉,揉啊揉,变成了一个黄色的大面团!好神奇呀!把揉好的面团用湿布盖起来发酵,发酵好的面团变大了!太厉害了!再把面团分成好几份,揉成一个个长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小馒头,最后把馒头放进蒸箱,等时间一到香喷喷的馒头就出炉啦! 我们的面粉可不止用来做馒头哦!还可以用来做很多很多的美食哦!

八、自主游戏

  当孩子们带来的麦穗投放于游戏材料区,材料的多样与充分给了孩子更多的创造与发展空间,他们自发生成各种游戏玩法,在游戏过程中不断丰富游戏内容,推动“麦粒”课程的实施。

每天早晨,孩子们都会兴致勃勃地做好游戏计划,有的在剥,有的在转动磨盘,莫成细碎的面粉。麦粒放在里面,当石头碰上石头,麦粒的外壳就这么悄悄地和麦分开了,不过“古时候的人们要吃到面粉好难啊”,孩子们这样的感慨让人忍俊不禁。

九、课程反思

《指南》中各个领域都强调环境,生活实践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纲要》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时我班幼儿大多数属于城镇幼儿, 他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很少,符合植物的理解又是少之又少。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和宝贝以及家人齐上阵,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一起参与麦子种植活动。借此让幼儿有进一步接触自然的机会,在大自然中解放双手,头脑,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其有益性社会性行为的形成。加强家园联系。

  我园地处鱼米之乡,一年四季都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结合幼儿进餐的问题,我们就“粮食哪里来”这一话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生成班本课程《“我”与小麦有个约会》。旨在引导幼儿了解身边的乡土资源,在了解农村文化的同时感受农民的勤劳智慧,产生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使幼儿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1-08-25